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領導的研究團隊,在國際著名醫學期刊《刺針》發表研究,揭示一個一家6口的深圳家庭由武漢返回深圳後,當中5人證實感染新型冠狀病毒,而且傳染給另一名沒有到武漢的家人。最大可能性是其中一名家人去武漢的醫院探病時受感染,再傳給其餘4名家人,他們返回深圳後再傳給沒到過武漢的家人。研究顯示潛服期介乎3至6日,在家庭中傳播率達83%非常高。其中一名病人沒明顯症狀,但也有肺炎情況,顯示新型冠狀病毒病人未必有明顯病徵,與沙士不同。
研究指有一個家庭一家6口去年12月29日至今年1月4日由深圳到武漢,在武漢沒有到任何街市或接觸動物或食野味。所有人年齡介乎10至66歲,2人是兒童。
最初病人1及2住同一房間,病人3至6住另一房間。病人1至6每日在武漢與親屬2至5見面食飯,親屬4經常去濕街市但沒去華南海鮮市場。病人1及3去過武漢的醫院探望親屬1,他是一名1歲兒童,也是親屬2的兒子。病人1沒戴口罩,病人3有戴口罩。
病人4於本月1日有發燒及腹瀉,是最先病發;之後是病人3,到醫院4日後病發;之後是病人1,到醫院5日後病發;病人2到武漢6日後病發;病人5沒病徵;親屬2至5,於本月5日才出現發燒等症狀。當6人回深圳後,病人3至6與病人7一起住,直至本月11日。
研究指出,病人1及4於病發後6至10日,到港大深圳醫院求醫,症狀包括發燒。病人5及6沒發燒等症狀,但病人5經檢測也有肺炎。病人7沒有去武漢或去深圳街市也中招,本月8日病發,先後向診所求診,1月15日再到港大深圳醫院求診。
經實驗室檢測後,病人1、2、4、5、7的樣本對新型冠狀病毒快速測試呈陽性反應,基因排序也顯示受感染。雖然病人3對測試呈陰性反應,但基於流行病學及症狀,也被認為是受感染個案。病人2及5的基因排序完全一樣,與蝙蝠沙士冠狀病毒非常相似。7歲的病人6在武漢有戴口罩,沒有受感染,但10歲的病人5沒戴口罩便受感染,肺有磨沙玻璃狀況。
研究分析,該家庭群組個案出現感染有幾個可能性,最有可能性是病人1在武漢的醫院感染新病毒,之後令其他到武漢的家人也受感染,當他們返回深圳後,再傳給沒去武漢的病人7。
第二個可能性是病人1至5均是從親屬2至5受感染,因他們每日都見面,返回深圳後再傳給病人7,然而這可能性較低, 因病人1至5是先病發。
第三個可能性是病人1至5在武漢不知明源頭受感染,返回深圳後傳給病人7。而親屬2至5可能在武漢的醫院或社區受感染。但他們也沒到過華南海鮮市場,沒食野味或接觸動物。值得留意的是,病人5沒明顯症狀但有病毒在身,病人1及3也有可能是從病人5身上感染,顯示病毒可人傳人。
研究指新型冠狀病毒潛服期3至6日,在家庭中有高攻擊性,在家庭中傳播率83%。病人5沒病徵,是在很緊張的家人堅持下才求醫,顯示肺部有磨沙玻璃影像。這情況在沙士不常見,但顯示病毒已可能在症狀不明顯時傳人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未敢忘記】03年沙士重溫
一按即睇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無懼警暴 學懂自救
《抗暴之戰●法例須知》立即按此
來源 source: http://hk.entertainment.appledaily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