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韓國返港】記者被隔離:我們仨在駿洋邨的日與夜 #駿洋邨

駿洋邨是首個公屋改建而成的武漢肺炎隔離檢疫中心,曾接待過從鑽石公主號郵輪、湖北等疫區回港約700名高危港人。《蘋果》3名記者因早前曾在韓國疫區採訪,致 ...






駿洋邨是首個公屋改建而成的武漢肺炎隔離檢疫中心,曾接待過從鑽石公主號郵輪、湖北等疫區回港約700名高危港人。《蘋果》3名記者因早前曾在韓國疫區採訪,致返港後亦被送入駿洋邨隔離。實際只有9天的隔離生活中,單位雖沒上鎖,記者卻猶如在「囚室」中度過,每天的抗疫大戰就是洗衫洗廁所,以及在100呎的房間中等候日出日落。沒有人氣的駿洋邨,偶然也有着不寧靜的夜晚,走廊上有時會傳來隔離者在走廊的跑步聲,還有窗外的口號聲,打破了死寂。

記者直擊所見,駿洋邨防疫規定嚴密非常,被隔離者連按電梯掣也不准,連每天來送飯的工作人員也是高度設防。記者要到了證實無病及獲准離營的最後一天,平日送飯時「彈開三丈遠」的阿姐才終展露笑容祝福記者:「恭喜你、快啲返屋企」一句打破冰封的說話,為記者在駿洋邨的9個日與夜寫上句號。

記者:郭杏妤 林熊 張景昕

《蘋果》3名記者因記者上月24日出發前往南韓採訪當地疫情12天,結果記者本月6日晚上從南韓返港後,衞生署人員以記者曾前往爆發疫情的大邱市為由,把記者送往駿洋邨隔離14天,令記者能揭開駿洋邨神秘的面紗。由於隔離日子是由離開大邱市當天(1日)起計算,故3記者實際上只需於駿洋邨隔離9天。

記者當晚坐上政府安排旅遊巴後,在翌日即7日凌晨近1時終抵達駿洋邨隔離中心,甫抵達的第一感覺是屋邨保安嚴密。因警員長期駐守上址出入口唯一行車道並設置大型水馬,出入人士和車輛皆需登記才可入屋苑。旅遊巴抵達駿逸樓樓下,記者要等候工作人員呼喚名字,才可逐一拿着行李上樓,沿路有穿全套保護衣陪同及監視。而工作人員疑為免染病的隔離者會把病毒傳播開去,會代入住者按掣,不容許記者或住客按動升降機的按鈕。

記者其後邊手拿職員提供的營友須知小冊子,自己拖行李「上樓」,被安排入住駿逸樓高層3個不同的單位。較特別的是,入住單位大門沒有上鎖,沒有鎖匙的記者「推門」即進,感覺卻甚為光亮,因每個僅約一百多呎的單位(一廳、一廁、一廚房)格局雖簡單,但打開大門後,白色牆壁感覺光猛開揚。隨即映入記者眼簾的是一張鐵架單人床、一個小衣櫥,而幾件小家電,包括熱水壺、小暖爐、風扇和風筒,則放置於桌上供住客使用,四件家電皆為來自日本和美國的外國貨。

跟着的兩三天,記者細閱營友須知,得悉雖然單位大門沒上鎖,但當局是嚴禁隔離者走出單位,連走廊通道按理也不能踏足,故僅百多平方呎的單位就如「小囚室」。除基本生活用品外,電視和電腦欠奉,幸單位內有WiFi及網絡訊號,加上記者的手機,不至於與世隔絕。

於入營首天,衞生署便向記者每人派發探熱針,規定每日自行探熱兩次,若體溫達37度或以上,就要主動通知署方。除了首天有醫護人員登門拜訪外,記者於往後每天都會在早餐時段接到衛生署職員的來電,詢問體溫和有否任何病徵,好讓署方盡早找出發燒的隔離者予以治療。政府人員對體溫問題明顯很重視,因記者只要稍遲接聽電話,電話即會響個不停。

近日駿洋邨不斷有隔離人士確診要送院,加上青衣康美樓和大埔富亨邨亨泰樓爆出疫廈疑雲,令人擔心駿洋邨會否亦爆發疫情,記者對此亦感忐忑。故被隔離期間,記者曾仔細視察單位的廁所,幸發現洗手間內的渠位尚算工整,去水順暢,未有出現滲漏情況。惟抽水馬桶經多次沖水後仍見混濁,故記者每天都會自行「洗廁所」。此外單位內亦未有提供洗衣機,住客只可向工作人員索取洗衣液,自行手洗衣物,故在單位內與抗疫及自保,靠的只有住客自己的一雙手。

記者這裡生活了9天,發現所有隔離人士不會有任何接觸,也缺乏「放風」時段,自由的陽光與戶外的微風,竟成為不可得的奢侈品。Y字型的駿洋樓22至23樓雖然一層有近30個單位,但每層只分別有4至6個單位有隔離者包括記者入住,幾乎全是單人單位,相信是為免隔離者相隔太近而產生風險。而單位門外是否放置了膠椅子,是辨別屋內是否有隔離者的唯一方法,因膠椅子每天會用作發放每天盒飯和物資。

事實上由於單位廚房沒有煮食爐,隔離者們無法自行煮食,只能靠「送飯」醫肚。每天約早上9時、中午12時、下午6時,身穿全身藍色保護袍及戴口罩民安隊工作人員便會登樓,逐一為駿洋邨隔離人士送上早、午、晚三餐。據記者觀察,他們會把餐盒放於門外的椅子上,再按門鈴以示通知,讓住客自行取飯盒回單位用膳。但他們態度冰冷,與隔離者包括記者可謂零接觸,甚至連寒暄也沒有。因他們每當把飯盒放在單位外的膠椅子後即會按門鐘,然後「彈開3丈遠」,等候隔離者開門取飯盒,顯示出工作人員對疫情及病毒的恐懼。

送飯過程氣氛亦甚為緊張,因只要有住客稍遲未有應門,迎來的,將會是連續不斷的門鈴聲,更可能引來幾位民安隊職員上門拍門。膳食方面,每個飯盒都「健康」得像學生餐,每餐的肉類皆是差不多的調味,再配以一模一樣的白灼蔬菜和乾硬飯粒,乏善足陳。

在9日的隔離期間,三位記者偶爾聽到有隔離者「偷偷」走單位外走廊跑步的聲音。而駿洋邨的晚上原是寧靜安祥,但亦曾傳來「香港加油、武漢加油」的市民呼喊聲,為死寂的晚上添一點生氣。

對記者來說,心情最緊張的要算是第6天(離營前的3天)。因這天下午,有工作人員走到門外,為記者送上紙杯及試管,要求記者自行吐出「深喉口水」以便進行武漢肺炎快速測試,以確認記者是否健康及可以離營,這是記者最終能否獲「釋放」離營的關鍵。

記者最終測試合格,故早執拾好行裝,靜待3月15日深夜,即完成9天隔離後可以「放監」的日子。沒料到就在這最後一天,當送飯的「阿姐」知道記者證實健康及可以離營時,首次展露笑容祝福記者,「恭喜你、快啲返屋企」,打破了隔離營的冰冷。一打開飯盒便見離營前的驚喜,有別於過往幾天只送一個橙或一根香蕉作為飯後果,最後一天居然給即將完成隔離的人士贈送兩個雪梨!離營前,記者亦收到由衛生署發出的檢疫證明書及病假紙。

至於離營方式,記者完成隔離後可選擇於16日零時或17日上午十時乘搭專車至大圍火車站,或自行安排私家車到駿洋邨接送。於晚上約11時50分,3名記者收拾行李後自行搭升降機至大堂,連記者在內,當晚共8名人士離開駿洋邨,其中一女士與記者交談,她指自己14天前只是經意大利米蘭轉機,對於自己僅僅短暫逗留但仍需被強制隔離表示無奈。而現場6名穿全身保護衣物的工作人員則在大堂協助離營人士辦理手續,並引領8人到邨內迴旋處的停車位置。據現場所見,約有5名身穿反光衣的警員在場駐守。

3人最終乘坐私家車離開駿洋邨,車輛駛至邨口時,再見到有三名警員負責截停離開的車輛,並詢問車上有多少名離營人士,再向對講機匯報確認人數。在駿洋邨外圍,有兩架警車長期駐守,保安嚴密。3名經歷重重波折後終於能回家的記者除了希望盡快與親人團叙之外,心裏最大的願望,便是希望邨內每一戶隔離者都能與記者一樣早日完成隔離安全返家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【武漢肺炎】專頁

全民自救 抗疫資訊盡在《蘋果》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你敢爆,我敢獎! 立即WhatsApp《蘋果》24小時爆相爆片熱線致電:63836568



記者在韓國疫區採訪後返港,被送進駿洋邨,展開9天的隔離之旅。張景昕攝


記者最關心駿洋邨單位內廁所會否有播毒風險,幸檢查後發現廁渠未見滲漏。郭杏妤攝


駿洋邨的食物選擇頗多,味道一般,但幸有健康生果 。郭杏妤攝




隔離營餐談不上美味,但款式頗豐富。林熊攝


一入住時,每人均獲派《入營需知》。郭杏妤攝


這個景色陪伴了記者9天。林熊攝


被隔離在駿洋邨的9個日與夜,記者如被囚在沒有上鎖的囚室,日夜都異常寧靜,還幸有窗可看風景或月色解悶。林熊攝


被隔離在駿洋邨的9個日與夜,記者如被囚在沒有上鎖的囚室,日夜都異常寧靜,還幸有窗可看風景或月色解悶。林熊攝


駿洋邨工作人員全都穿着全副保護衣物,面對每位住客都「如臨大敵」。林熊攝


駿逸樓一層近30個單位,記者發現連記者在內只有6個單位有隔離者居住。


隔離者禁足的走廊空蕩蕩,廖廖可數的膠椅子是供送飯者送飯時擺放飯盒之用,故單位外「有櫈」,就代表有人居住。


不少駿洋邨單位都未有隔離者入住,夜晚靜得驚人。


記者趁隔離時學習韓語。張景昕攝


經歷駿洋邨的9個日與夜後,3名《蘋果》記者終完成隔離獲准返家。江寶龍攝


經歷駿洋邨的9個日與夜後,3名《蘋果》記者終完成隔離獲准返家。唐家輝攝